搜索

【原创】黄奇帆:为什么要推进新质生产力?

发表于 2025-04-05 01:19:18 来源:聚焦热点网

近期,广东交通基础建设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粤港澳交通基础设施创新峰会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由华南理工大学指导,广东省交通运输协会、粤港澳交通基础设施创新联合实验室联合主办,廣角品牌机构、《广东交通》编委承办。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受邀参加,并作了题为《围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进交通基础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以下为黄奇帆的主要报告内容,分为四期发布,工识平台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及整理。本篇为第一期。目前,新质生产力发展已经成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什么当下要推进新质生产力?这和我国当下生产力发展的结构有关在过去 40 年里,中国经济实现了高达九十倍的显著增长。这一辉煌成就的达成,一方面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制度红利以及丰富的劳动力红利;另一方面,我国在矿产资源、资金、劳动力这三大传统要素方面投入是非常大的。在矿产资源方面,我国以占全球不到20%的GDP消耗了50%的地球资源,显然对于资源过度消耗了。只有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道路,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才能促进中国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到2035年中国要达成从源头上减量的目标,使中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减掉1/3,以达到世界的平均值。在资金方面,我国过往的经济与生产力的增长在一定程度对资金的投入存在依赖。二十年前,倘若M2存量增加了几万亿,那么GDP增速便会提升两三个百分点,物价会上涨,股市指数也会上升,老百姓生活与消费的活跃度也会增长。然而当下,M2存量一年增长20多万亿,股市却未见起色,房价也没上升,老百姓消费动力也不活跃,居民存款一年却新增十几万亿。由此可见,依靠大量资金投入对经济增长和生产力提升的边际效益已经大大降低。在劳动力方面,中国曾因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了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但随着新生人口数量的减少,劳动力优势在慢慢消失,中国依靠无限投入劳动力以此刺激经济增长的时代也要过去了。那未来我们要靠什么?答案便是新质生产力,甚至还要生产出更多机器人代替劳动力干活。总之,从大的趋势看,中国经济要翻开新的一页,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资源要素密集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式,转变为全要素生产力的增长方式,这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选择、必然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随机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文章排行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原创】黄奇帆:为什么要推进新质生产力?,聚焦热点网   sitemap

回顶部